七月末盛夏,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雅江镇红星村的田野里,一垄垄辣椒植株整齐排列,饱满的“石柱红”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间,麻利地采摘着这些“红火”的果实。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辣椒地,六年前还是一片撂荒地。
\n“发展产业不是要做得全,而是要做得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来自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秀山支行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诚已扎根红星村六年。近年来他带头引进发展的辣椒种植产业,带领村民唱响“产业致富经”。
\n雅江镇红星村的辣椒种植基地。
困境
\n从黄精到辣椒的产业突围
\n红星村两面环山,民舍沿着山脚形成的沟渠一路延伸。初到红星村时,黄诚看到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土地撂荒严重,村里产业匮乏,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n“村民都想在村里发展产业,把撂荒地用活用好。”经过半个月的走访调研,黄诚摸清了村情,他决定从产业入手。
\n2019年,黄诚带领村民流转土地442亩,种植黄精。秀山是中药材种植大县,这本是个稳妥的选择。然而,2022年,一场极端干旱天气让这个还没见到收益的产业“夭折”了。
\n“看着枯死的黄精苗,村民们眼中的失望深深刺痛了我。”黄诚坦言,那段时间他常常整夜睡不着觉,反复思考着红星村的出路。“必须发展时间短、见效快、技术门槛不高、销售有保障的产业。”带着这样的标准,他跑遍了周边区县的农业企业。
\n2023年初,与秀山县秀辣绿色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为红星村打开了新局面——种植“石柱红”辣椒。
\n黄诚指导村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转机
\n“石柱红”辣椒试种后的产业振兴
\n2023年试种30亩辣椒,黄诚几乎把家安在了田间地头。从育苗到移栽,从病虫害防治到采收,他跟着技术员一点一点学,再手把手教给村民。“黄书记比我们农民还勤快,有时天不亮就能在地里看见他。”村民廖侨英回忆道。
\n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试种成功。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80亩,尽管遭遇连续干旱,依然采收成品辣椒25万余斤,收入50余万元,最高亩产值达7000余元,整体效益是其他农作物的3—5倍。
\n“我种了5亩地的辣椒,收入2万多元。”村民彭国瑞笑着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n“我们采摘辣椒一天有60元收入,时间不长,活还轻松。”村民陈洪英告诉记者,“再加上政府给我们一亩地300元的补助,一年下来还是能挣不少钱。”
\n黄诚深知,产业振兴不能只靠“输血”,更要培育“造血”能力。他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进村培训,举办辣椒采摘大赛,评选种植能手。黄诚说:“我们要让村民不仅会种,还要种得好、种得精。”
\n2024年度红星村片区辣椒榨菜产业发展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创新
\n“闲”田不闲,让村民日子更红火
\n为了让“闲”田不闲,辣椒收完后,黄诚又带领村民轮作榨菜,亩产量达4000斤,亩产值增收1400元,农忙时节还能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一年两季轮作,土地不闲置,收入翻倍!”黄诚说。
\n黄诚坦言,在农村发展产业并非易事,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进行,这就要求他们的每一步都要走扎实。
\n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他不仅自己示范种植,还为村民垫付农资款与收购资金。“看到村民由不支持到尝到甜头,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通过发展产业,村民们的钱包慢慢鼓起来了。”
\n如今,黄诚引进的“石柱红”辣椒产业已在雅江镇推广开来,2025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达420余亩,预计产值将达200余万元。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我们计划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镇辣椒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让村民的日子真正红火起来!”
\n村民在田间采摘辣椒。
辣椒红了,村民的日子火了。在雅江镇红星村的深山里,黄诚用一颗赤子之心,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火种”,照亮了村民们的小康之路,这片火红的辣椒地,正成为大山深处最动人的风景。
\n上游新闻 吴思倩
启远网-启远网官网-手机配资软件-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